《南方周末》2024年的新年献词是《守住不惑的底线,选择做最值得的自己》,并指出“不惑的本源,终将回到真实”。
码字的人有个习惯,那就是无论想些啥、要写啥,总要给自己找个由头。《南方周末》给新年献词找的由头是:按照最新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,中国人的平均年龄也大约四十岁。
古人云:四十不惑。我们拿2024减去40,就是1984。那么1984年出生的人,在四十岁能做到“不惑”吗?
不一定。
过去的一段时间内,有两个1984年出生的公众人物,都多次上了热搜。一个是考研名师张雪峰,一个是SHEIN老板许仰天。
他们都有颇多争议。张雪峰多次嘲讽“文科生”,尤其是新闻专业的,激起了网络上一片愤慨之声。许仰天则是公司秘密赴美上市曝光,被媒体发现其公司总部搬到了新加坡,个人也申请了新加坡永居,目前“国籍”成谜。
张雪峰靠“文科”知识吃饭,却侮辱文科生;许仰天享尽国内资源依靠中国供应链起家,但步子委实迈的够快,以至还没来得及为社会做贡献就搬离了中国。
很难说,这两位坐在舆论风口浪尖的四十岁大叔,实现了“不惑”,做到了“回归真实”。
也许,“不惑”某种程度上靠的不是年龄和阅历,而是时代背景下的自我认识,自我定位。
比如在1984年出生于山东淄博张庄的许仰天搬去新加坡,一心赴美上市的时候,比他小了20岁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弗朗西斯科的谷爱凌,却以“中国选手”的身份活跃在国际赛场。
不同时代的人,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?
罗素说过:人的思维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出身,年幼时受的教育以及当前自身的利益角色。
所以当判断一个权威的观点,或者判断一个世俗通行的看法的时候,要能知道他的背景,结合他的背景利益角色来看。在结合了这些背景事实的基础上需要的往往只是常识去判断,更多的需要的不是睿智,而是面对事实时是否有勇气依然追寻理性。
所以为什么现在不流行“润”了?答案很简单,时代变了,时代的主角也换了。
睁开眼吧!看看当下这个世界!
时代和世界已经明确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,如此清晰!而某一部分人,却还沉迷于旧时代的认知,自困于“不惑”之中。
都2024年了,对大洋彼岸的故事,没必要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。
就好比谈恋爱,两个男生高低胖瘦差不多,财富也差不多,人品也差不多,非要换一个意义又何在呢?又不是初恋!
显然,“谷爱凌”们,比“许仰天”们,在“做最值得的自己”方面,活得更真实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请善待,那些舍得借钱给你们的人!